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国内云数据中心在电网输配电中的建设和发展
发表时间:2014年3月26日 18:20 来源:企业网D1Net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云计算即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公共资源,而数据中心则是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如何为云计算真正建设和运行数据中心,在最近三年时间正成为中国通信和IT行业的最重要工作领域之一。

什么是云数据中心

什么是云计算数据中心,他与传统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与EDC(企业数据中心)的区别是什么?传统数据中心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区别在于应对的业务模式不同。传统IDC多数是支撑电信运营商数据业务,并有明确的跨网和区域性限制。传统EDC支撑的信息系统架构也与云计算有很多不同,例如EDC更多地支持了以商业软件为平台的特定应用信息系统,因此其规模、等级、变量相对固定。而云计算所需要的数据中心来源于互联网,但又向集成化平台演进,因此,有别于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软硬件分离的局面,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从基础设施到计算与应用是连续和整体的,并相互关联和可适应。

图1中国数据中心的发展

如何建设云数据中心

云数据中心应该如何建设?目前,业内有两种常见观点。

观点一:“高投资、高性能的超算就是云计算”。

观点二:“云计算就是把一堆烂机器攒在一起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

这两种观点对应了两种不同建设模式。

观点一对应的是传统建设模式。该模式注重构建高成本和高可靠性的基础设施,再实施有物理边界的简单虚拟化私有云。例如银行业数据中心以成本简单堆叠,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可靠性,但由于数据中心硬件与软件系统分离,在高投入的情况下总体效率反而下降,事倍而功半。

观点二对应的另一种模式的特色是盲目追求降低初始投资成本,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简单资源建设和经营,建立和运行低成本、低效率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从而造成初始成本虽低,但运行成本和运行风险却较高的局面,这虽然适应了目前行业快速发展的格局,但总体上并不适合云计算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服务。

笔者以为,这两种云数据中心建设模式都有着片面性和局限性。如同早年的互联网虽然可以承载在PSTN(公共电话网络)上运行,但却不是最佳模式一样,为云计算而建的基础设施可以运行于IDC,但却不能有效优化和发展云服务,若建立为社会服务的公共设施,云计算必须重新规划和建立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架构。

云计算基础设施应与计算平台充分整合,正如云计算行业一部经典书籍《数据中心就是计算机》(TheDatacenterasaComputer)而言,云计算数据中心是自上而下的全程融合和优化,包括系统软件、芯片、存储、网络、电源、配电以及制冷,因此,新一代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充分整合了软件、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供电与制冷、能源等多个环节,并以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体系优化了从能源到计算的总体效率。例如谷歌并未单独狭义地优化数据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而是以软件为基础,融合了定制基础设施构架,建立了全球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架构。

落实到云数据中心的具体建设上,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在业务模式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充分适应云计算的业务发展客观规律,按照最优化效率的单位规模建立,并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而高效建设,摒弃传统模式,最好不要一次性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单体多层建筑,而将采用灵活和高效率的模块化方式,将数据中心配电、制冷、供电、甚至建筑物与市电彻底分割,以云计算业务单一集群为最小单位,分布实施。

[1]  [2]  [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