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ETC全国联网 资源配置问题需解决
发表时间:2014年4月10日 18:06 来源:中国安防网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据记者了解,RFID可应用于车辆身份认证、电子收费认证、交通流量统计、运输状态监控、货物信息收集等方面。可加强黑车和套牌车的管理、养路费征收稽查和运政管理。从频率使用上看,5.8GHz只能使用于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很难在它的技术平台上设定更多的增值服务,不能解决城市道路的管理、尾号、城区拥堵等问题,而RFID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RFID成本低,安装一个车道成本不超过20万元,安装一个标签成本不超过20元,基于RFID技术建设全国统一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共需建设资金95亿元。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管理教授王建伟表示,RFID技术采用BOT等方式,由金融机构或投资机构投资,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及不停车收费系统,交通部门因采用此技术节省下来的管理费用即可支付该设备的租赁和维护费用。汽车上的电子标签可由金融部门出资免费发给车主,如此可形成一个RFID技术商业运营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明知技术落后、成本高还被当成标准在全国推广,那么到底是市场配置资源还是政府配置资源?“如果政府职能不到位,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市场现象,交通主管部门不能保护落后,有关部门应打破部门利益。”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车主购买ETC电子标签是市场行为,由于ETC技术、产品不止一种,交通主管部门不能自己选定技术,不能替代市场,应该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市场越大、用户越多、成本应该越低,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帮助各方降低成本。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