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黑莓的今天,就是微软移动的明天?
发表时间:2014年4月12日 11:39 来源:kejixun.com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与通过iPad版Offic创造的价值相比,以Office作为卖点的微软Surface及OEM合作伙伴的Windows平板受到的打击更易显现。就像是黑莓开放BBM应用之后,其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类似。即BBM用户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手平台),非但没有让这些用户回归或者重新选择黑莓生态系统(包括智能手机硬件),反而加速了这部分用户的流失和新增用户对于对手生态系统的选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2月19日美国运营商T-Mobile推出的200美元的Trade-In回收置换服务,即任何黑莓用户都可以带黑莓手机来置换包括新黑莓手机或者 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任何新手机。此外为了进一步讨好黑莓粉丝,T-Mobile在原有对换的基础上将黑莓Q10和Z10折价50美元,但不幸的是,“T-Mobile内部销售备忘录”显示,94%的选择参加这一活动的黑莓用户,都放弃了继续使用黑莓手机,转向了其他品牌的手机。

而与黑莓相比,由于除了自己的Surface(硬件和软件)外,还有OEM合作伙伴中Windows授权及Office授权的双重营收,所以一旦这种移植效应显现的话,微软遭受的损失会更大。而这种损失对于微软是战略性的(并非损失的营收和利润可以衡量)。

同样,在智能手机市场,在微软推出iPad版Office之后,宣布其基于iPhone和Android系统手机的Office全部免费,也无非是将Windows Phone的核心应用之一拱手让给了对手,这无疑会给本就发展低迷的微软Windows Phone手机增加压力。虽说微软之前对于iPhone和Android手机平台开放Office并未明显导致Windows Phone手机的下滑,但也未见其促进增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微软目前在移动市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策略与黑莓极为相似,即都是以服务和软件的名义将自身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应用向对手平台开放,造成自身生态系统中硬件、系统及应用的分离,进而导致自身生态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竞争力不可避免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而同样鉴于黑莓与微软在移动市场中被边缘化的处境,这种削弱很可能是致命的。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