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罗辑思维的社群模式在中国走不通
发表时间:2014年5月4日 09:00 来源:创事记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文/宗宁

最近一直在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也写了很多文章。这些文章的出发点其实并不是自媒体,而是信息传播和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自媒体只是在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壮大的一个品种,这个品种在之前的时代不太壮大,因为之前的时代媒体渠道是信息传播的核心,而现在得以壮大,是因为人际成为传播的核心,口口相传加粉丝人格背书,实现了低成本深度影响的传播。而且社交工具实现了自媒体的自传播和直接与粉丝的沟通,于是就形成了闭环。在之前,是没有闭环的,你必须依赖媒体组织,或者经纪人组织,否则你管理不了粉丝。

罗辑思维是做的非常成功的自媒体,我也非常尊重。一直在思考罗老师提出的社群概念,也关注了罗辑思维的很多活动。加上我自身的一些实践,最后,我觉得,社群这个模式,在中国走不通。

社群主义在百度的介绍就是新集体主义,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她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用老罗的话说,是希望找到十万个志同道合的人。这里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我国,人们的信仰非常单纯,只有。。钱。。西方那种为了各种稀奇动物奇怪事件都能组织个群体的氛围实在不存在。在这么单纯的环境下,除非是政治诉求(这很危险),不以能赚钱或者增加赚钱能力为核心的社群,恐怕都不会有持续的凝聚力。而如果以赚钱为核心的社群,领袖一定要很懂赚钱,就好像各大商会最大的老板往往就是会长一样。这和自媒体领袖靠粉丝供养的氛围还是格格不入,所以,我觉得在中国这么一个信仰最单纯的国家内,社群的方向并不是好方向,或者说,因为目标太单一,不复杂,也不太可能存在其他的不以赚钱为目的的社群存在,或者长久存在。这就像大学社团一样,新社团雨后春笋一波又一波,大都为了做社团领袖而去,长期传承志同道合的,几乎无法实现。就算是以爱好为凝聚,都会非常松散,志同道也未必和。最后管理起来,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而政商社群是最好管理的,官最大的,钱最多的天然是领袖。

尽管罗辑思维在会员费上收取的很成功,但这是一个大基数会员下的一个流量转化问题。110万粉丝大概转化率在3%左右,收入千万。我自己也做了类似的测试,粉丝收入比基本一致。不过从成本考虑,我只是一个人写东西,没有团队的成本和视频制作的成本,比较而言,商业模式更轻一些,效率看上去也还不错。不过在后期的运营中,我发现我做内容的价值还是其次,会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产生了更为巨大的附加值。这种价值的实现,是基于我的策划和整合能力的,而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一个基础信任问题。这种信任,基于粉丝对我的信任,然后在沟通中产生了他们彼此的信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沟通和合作,社群的规模非常之小,信息量却非常之大,微信暂时无法承载,只能使用QQ群作为管理和沟通平台。而以最终实践的结果为参考,KK理论的1000粉丝,还是可以实现的,再多,就很麻烦了。如果十万人,这些人必定无法充分熟悉和认识,那就要完全基于领袖组织的资源管理和调配,而这对领袖的要求就比较高,要熟知各行各业的各种逻辑,在整合之中,还要注意各种风险和摩擦。

所以,综上现象和实践的结果,我认为社群模式,在中国发展,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兴趣爱好这种东西,在利益面前,是永远被首先牺牲的,基于此的组织,并不严密,无法自我管理,也很容易盲目扩大,中国人自古缺乏自律,素质也良莠不齐,比如K友汇和之前的另一个v5推推都是这样被做烂的典型。

总体说来,罗辑思维还是一个知识偶像的概念,类似易中天这样的学术明星,在影响传播和变现上,都更类似明星,而在价值观的传递上,则有很大的书生意气式的不足。精英粉丝,是否会文人相轻,无利不起早,而脑残粉丝,价值层次水平又无法符合预期,组织必然松散,最后可能还是会成为一个泛媒体化的渠道。对于大多数自媒体来说,无法复制,就说一点,写文章容易,你能天天跑到优酷上头条么?

那么提出一个现阶段可执行,未来也可能更有效的模式还是领袖圈子模式,有一个强力领袖提供资源、方法及信誉背书,有1000个以内的精英粉丝,基于事业互相壮大的目的,通过降低信誉成本来达成更高效的合作,从信誉成本这一点来创造新的价值,从而保证整个圈子的利益驱动生生不息。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