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虚拟运营商要避免“野蛮生长” 只转售毛利低
发表时间:2014年5月6日 11:38 来源:搜狐IT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随着话机世界5月4日宣布开售170号卡,我国虚拟运营商业务正式开启。

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虚拟运营商,涉及了互联网、手机与家电连锁、网络游戏、健康等不同行业,对国内三大运营商为主体的通信市场会带来哪些冲击,又会带来哪些运营与监管风险?

重塑国内通信市场

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这标志着民营资本正式进入电信领域。截至目前,工信部共计颁发19张虚拟运营商牌照。

从今年4月起,陆续有虚拟运营商发布商用品牌和资费套餐,像“流量不清零”、“无限通话”这种国内消费者呼吁多年的优惠资费,终于成为现实。同时,这种套餐策略无疑也将对传统的运营商套餐体系和资费政策产生冲击。

举例来说:

首批获得牌照的话机世界为用户提供了9档套餐,同时采用了“存多少送多少”的资费策略,实际上话费优惠幅度达50%。同时170号卡用户手机无限时长进行免费保修。

苏宁则借助UGC模式——通过网上征集用户意见共同制定了18种资费方案。

京东通信则透露将灵活处理用户每月剩余流量,还可将其分享给亲朋好友,这意味着流量月底将不被清零。

蜗牛移动推出的免卡”则是首张移动语音免费卡,将实现余量不清零;“免商店”是蜗牛移动推出的手游平台,主打免费流量模式,玩家无需支付任何流量费用。

除大众手机市场外,虚拟运营商还切入了健康、教育、公交等传统电信运营商利润丰厚的政企客户市场。如乐语发力“移动健康”,巴士在线则欲打造中国最大“公交移动WiFi平台”,而分享在线则侧重“移动金融、移动教育”。

从本月开始,19家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民营企业将陆续进入商用市场,其中不乏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对于传统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在经历多年的“国资”内竞争后,终于迎来了民资和互联网企业的全面竞争,国内通信市场的重塑也将随之开启。

运营与监管风险

申请虚拟运营商的企业既有零售连锁企业也有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都是能接触大量用户群体的公司,甚至很多是三大运营商传统的业务和渠道伙伴。

在开放初期,虚拟运营商企业为了品牌宣传与争夺用户,已经想出了各自办法与措施,这让外界来看处于“野蛮生长”状态。随着体量和用户的快速壮大,虚拟运营商们又会面临哪些运营与监管风险?

1、分销价格高昂,利润过低。

从目前来看,虚拟运营商企业从中国联通获得的分销价格为6-6.5折。但是中国联通自己也在推出“存费送费”、“购机送费”等不同合约套餐,特别是运营商地方公司往往基于竞争需要,推出实际上5折以下的资费套餐。虚拟运营商目前都处于低毛利或者不挣钱的状态,虽然说“通过更多增值服务来赚钱”,但是目前并没有看到具体增值的赢利点。

2、套餐拆包限制。

中国电信目前给虚拟运营商的分销折扣可达4-4.5折,但是不允许进行套餐拆包。也就是说,转售企业不能进行自主套餐订制,这就限制了虚拟运营商企业在自主套餐上能玩出太多花样。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