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460亿个 广东向湖南发了最多
发表时间:2017年2月6日 08:58 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抢红包只是幌子,只玩手机不应酬才是目的。”市民马先生表示,每逢年节,平时根本不联络的七姑八姨九大爷,一见面就问东问西,句句直戳隐私问题。马先生认为,是毫无隐私可言的病态“节日人情”,把很多人推向了虚拟的抢红包狂欢中。

人情与红包之间的瓜葛,不仅限于节日期间。

小安结婚,有些亲友不能到场,于是包了电子红包,好友小曹就是如此。微信红包领取有时间限制,小安太忙,没来得及领,原以为之后会有补发,然而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小曹始终一声不吭。 小安抱怨:“她结婚时,我可 了个大红包。”

令节日失色,令少年失途、令亲友失和,电子红包这“三宗罪”,使其陷入“认同危机”。“融360”调查数据显示,仅不足半数(48.85%)用户支持电子红包,此外,16.09%的用户怀疑电子红包的安全性,24.71%的用户认为电子红包可有可无,10.34%的用户越来越讨厌电子红包,因为红包越来越动机不纯、面目全非。

整体而言,儿童和青少年最热衷于红包,在20岁以下及20~30岁人群中,支持电子红包的占比均接近60%。中年人对红包的态度比较纠结,持怀疑态度者占比最高。老人大多厌恶红包,在50岁以上人群中,支持电子红包的比例仅为14.27%。

记者手记

让红包回归初心,又带有科技感

红包一名“压惊钱”。古老的智慧认为,给孩子压岁钱,当年兽等妖魔鬼怪来加害时,孩子就可以用压岁钱贿赂它们保命。社会进化,红包演变成电子红包,然而红包中那组“贿赂”的基因代代相传,并催生诸多变体。

一组组数据表明,今年的“红包大战”,相较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近三年的“红包大战”,赢家是互联网巨头,输家是红包。电子红包辜负了“红包”的真意,沦为营销手段和诱饵,随红包起舞的用户则是大战的道具,承受着亲情疏离等负面影响。

虽然平日对红包不无怨言,但支付宝和腾讯把红包一撒,人们就又听话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集福卡”、“抢红包”上,一切就像去年一样,更像是去年没有发生过一样,人们每一次抢红包都像第一次抢红包般热衷,有了这份热衷,什么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作为创新的产物,电子红包所带来的问题,未必非要用“回归红包”来解决,因为,我们不能强求潮流倒退。但对于电子红包在颠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野蛮,企业和全社会的电子红包参与者们,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果连初创者都不顾初心,当电子红包“变体”层出不穷,效果适得其反,又该由谁来收拾残局?

[1]  [2]  [3]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