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时尚芭莎》iPad版:丰满纸刊羽翼
发表时间:2014年5月20日 11:5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本报记者 李淼 实习生 宫雪

时尚类期刊一直是传统平面媒体市场上的活跃分子,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引领时尚的“弄潮儿”纷纷亮相新媒体平台。颇受时尚达人喜爱的《时尚芭莎》在iPad平台大展拳脚,从内容到形式均在传统纸刊的基础上做出调整与创新。日前,《时尚芭莎》iPad杂志执行主编潘蔚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ad版杂志主要是对纸刊的补充和延伸,从而使纸刊的羽翼更加丰满。

依托品牌优势 走对的路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尽管《时尚芭莎》iPad版与纸刊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合度,但它并不是纸刊简单的复制,iPad版在内容的选取上更加符合移动终端的传播方式和用户的使用习惯。

与纸刊相比,《时尚芭莎》iPad版杂志的文字内容较少,但是其功能性更强,尤其是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与前者有很大不同。iPad版杂志并没有将全部内容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而是以图片的方式提供了一种链接功能,用户点击图片便可进入到相关内容,通过不同的图片来进行内容的切换。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杂志界面在视觉上的简洁美化,减少堆砌感,同时可以将内容分类呈现,既充实又便于用户浏览。除了更为精简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之外,视频和音频既是iPad版杂志的重要呈现手段,也是其区别于传统纸刊的新媒体优势所在。用户借此可以听到明星的声音,也可以看到一些采访和拍摄幕后花絮,现场感十足。

在苹果应用商店输入“时尚”这一关键词,得到同类杂志客户端的数量在5个以上。与传统的时尚杂志市场相似,同类客户端数量较多难免会带来同质化的问题。对此,潘蔚认为《时尚芭莎》已经在传统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效应,除了专注于杂志之外,《时尚芭莎》每年会举办包括“芭莎明星慈善夜”在内的多项活动,从而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所打造的《时尚芭莎》iPad版也会占据相应的优势。此外,据潘蔚介绍,从产品本身的角度来说,《时尚芭莎》APP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内容区别度,在选题策划、封面设计、内容编辑等各个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且整个操作流程较为完整。

适应形势发展 找对的人

在整个媒体行业传播形态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时尚芭莎》iPad杂志自2011年登录苹果应用商店至今,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创新。该杂志此前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周刊,iPad版也进行了同步更新。在潘蔚看来,发刊频次上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用户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

之前《时尚芭莎》APP除了本刊内容之外,还将包括《芭莎珠宝》《芭莎艺术》等在内的不同杂志综合到一起,以“大杂烩”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内容过于庞杂,并且人员精力很难完整地投入其中。因此,时尚集团从去年开始针对APP项目做出了调整,各杂志可以自行负责APP的打造。调整后各个APP的细分程度更高,负责人员对内容的把控也更加专业。

目前负责《时尚芭莎》iPad版的团队主要由编辑人员和销售人员构成,共10人左右。“一定要找到对的人,也就是懂新媒体的人。”潘蔚说,这正是杂志总编辑苏芒的用人理念。

打通新媒体平台 做对的事

尽管传统纸媒市场面临着生存困境,行业转型之声不断高涨,但潘蔚表示,今后纸媒仍是《时尚芭莎》的第一属性。iPad版杂志主要是对纸刊的补充和延伸,让纸刊羽翼更加丰满。她坦言新媒体发展太快,具体的未来走向并不能确定,但是要不断地紧跟潮流。今后《时尚芭莎》将致力于打通包括微博、微信、APP等在内的多个新媒体平台,通过相互借力实现整体的发展。同时在纸刊与客户端的互动方面,准备在纸质内容旁边标注二维码,传统读者通过扫码也可以观看iPad版上提供的视频,从而增强传统读者的用户体验,促进产品的推广。这也是其扩大用户群,提高用户黏性的方法之一。

时尚类杂志的读者群体通常较为稳定,相比之下,《时尚芭莎》iPad版杂志的用户呈现出年轻化这一明显特征,这与iPad本身的用户群体特性有关。此外,用户以女性群体为主,其中更多的是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此类高端用户在未来仍是《时尚芭莎》iPad版锁定的目标群体。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